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氰化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0  浏览次数:521
核心提示:  近日,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含氰化物污染土壤处理项目成果鉴定会在天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举行。来自天津市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北京北科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的专家出席鉴定
 

  近日,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含氰化物污染土壤处理项目成果鉴定会在天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举行。来自天津市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北京北科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的专家出席鉴定会。由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研发的筑堆淋洗修复含氰化物污染土壤技术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被评定为国内先进。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瑞海公司gesep全球节能环保网及周围土壤环境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氰化钠。

  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次不同试验研究发现污染土壤渗透性较好,适合进行筑堆淋洗。实验室小试淋洗处理后的土壤总氰含量达到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中住宅类用地要求。综合分析也表明,该工艺方案相比焚化法成本大幅降低,二次污染更少,处理进程更快。

  为考察实验室内获得的工艺参数实际应用于污染土壤大规模处理时的效果,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5日至10月30日进行了现场中试试验。终验收取样结果分析表明,所有取样点总氰含量全部达标,平均值为5.6mg/kg,达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中住宅类用地标准小于9.86mg/kg的限值;土壤总氰浸出毒性为0.017mg/L,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IV类小于0.1mg/L的限值;终处理后的废水水样总氰含量平均值为0.5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小于0.5mg/L的限值。试验成本分析表明,该工艺处理污染土壤的直接成本费用为192元/m3。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在评审中充分肯定了该技术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他表示,正处于成长期的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行业对先进实用修复技术的需求很大,应当鼓励跨界创新,吸收来自各行各业的成熟技术成果为己所用,扩大实用修复技术储备库,提升修复行业科技含量。高胜达还强调,要充分比较该筑堆淋洗技术与国HTTP://WWW.GESEP.COM内已有成熟修复技术,进一步在研发技术的适用范围、处理规模、处理时间及经济成本上予以改进和完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我国氰化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