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草洗涤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检查分类
首先在洗涤前作分类处理,使洗涤具有针对性。
按布草颜色分类:不同的布草一块处理可能会引起相互污染,而不同颜色的同类布草处理方法也不相同;按照布草污垢程度分类:重垢、中垢、轻垢三类;按照布草污垢的类别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使针对布草在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污垢,一般采用专用的去渍剂处理这些特殊污垢。重垢布草如果使与同类的一般污垢程度布草一起做常规处理,只会引起大量的返洗而造成浪费;按布草质地分类:如纯棉床单、涤棉床单等必须分开处理。一般同等污垢的床单,纯棉的比涤棉的要耗用较长的时间,较高的温度、比例大一点的洗涤用品。因此按布草质地分类,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节约成本。
2、去渍处理
去渍使指应用一些化学药品及正确的机械作用去除常规水洗与干洗中无法去掉的污渍过程。去渍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3、冲洗和预洗
利用水和机械作用力的作用,尽可能地把被洗织物上的水溶性污垢冲离织物,为主洗去污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中、重污垢的洗涤一般要采用冲洗步骤。预洗是加入适量洗涤剂的一个预去污过程。由于谁的表面张力作用,只用水并不能充分润湿污垢。针对特别严重的污垢,预洗是必选的步骤。预洗一般可安排在冲洗步骤之后,也可以直接进入预洗过程。
4、主洗
此过程是以水为介质,以洗涤剂的化学作用,洗衣机的机械作用,以及适当的洗液浓度、温度,足够的作用时间等因素密切配合,组成一个合理的洗涤去污环境,来实现去污目的。
5、漂白
此过程是主洗去污的补充步骤。主要去除主洗步骤中不能完全去掉的色素类污垢。在这个步骤中主要使用氧化性漂白剂(氯漂粉)。因此在操作中应严格控制水温在65℃-70℃,而且要控制洗液PH值在10.2-10.8,通过是根据污垢类型及织物结构严格控制好投放量。
6、漂洗
漂洗是一个扩散过程,让织物中残损含有污垢的洗液成分向水中扩散,在这过程中施以一定的温度(一般30℃-50℃)。高水位使洗液浓度迅速降低,从而达到清洗目的。
7、过水和脱水
利用洗衣机滚筒告诉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滚筒内织物含水量大限度地减速。这个过程对设备性能要求比较高。
8、过酸中和
洗涤中通常使用的洗涤剂呈碱性,虽然经过多次清洗,亦不能保证没有任何碱性成分存在,碱性物的存在对洗涤物的外观,手感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利用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9、柔软
此过程为可选过程,一般根据客户需要设定。柔软处理是属于后处理过程,不是去污过程。柔软处理能使织物手感舒适,同时能防止静电产生,在织物内部起到润滑作用,防止纤维相互之间紧紧纠缠在一起而脱落。
10、上浆
上浆步骤主要针对餐厅的台布、餐巾、某些制服等棉质品或混合纤维织物。上浆后能使被浆织物表面挺括,防止起毛,同时也在被浆织物表面结一层浆膜,对污垢渗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在以上布草洗涤整个过程中,通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布草洗涤洗净度不够,布草洗涤后出现破损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由布草本身质量所造成,也可能由设备本身和洗涤设备操作人员所造成,或是他们之间的综合因素所造成。以下就两个常遇到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A、布草洗涤效果
众所周知影响布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四种:机械作用,洗涤时间,化学作用(洗涤剂),洗涤温度。根据以上因素,想要布草有好的洗涤效果,在洗涤过程中就必须有效配合以上四种影响因素,使之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客户节约成本。
(1)首先在洗涤前对布草作分类处理,使洗涤更有针对性。
(2)选择配比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洗涤剂。
(3)合理设置洗涤时间和洗涤温度,一般洗涤程序按照床单,被套,桌布等不同布草种类分类,同时考虑设备情况进行洗涤程序设计。在设计程序时,应对水质、被洗织物状况、被洗织物上污垢的种类与污染程度、洗涤化学品、洗涤设备、水位的选择进行深入分析。
(4)注意漂白的使用技术。洗涤布草的过程少不了漂白步骤,要使被洗物可漂污渍得以去除且有良好的百度,这有赖于漂白剂强烈的氧化作用,但漂白过程同时也是危及织物使用寿命的过程,因此处理好漂白过程使控制布草损耗的关键因素之一。
(5)每个厂家出厂的水洗机均有他的额定容量,建议按照设备说明书所制定的洗涤容量进行,布草一次洗涤容量在水洗机额定容量的85%~100%比较合理。
B、应对床单、被罩等布草洗涤后出现小洞或撕开等皮损现象
(1)布草破损的种类:
a、有规律的小洞,例如,每隔一组经线或纬线有一处破损小洞。
b、单个小洞或是小范围内没有规律性的一组小洞。
c、洗涤后布草出现撕裂,破损,边及角破裂,变薄,颜色变浑浊等现象。对于有规律的小洞,一般问题出在布草本身,例如床单在编织过程中,漏掉一组经线或纬线,导致在其在洗涤过程中极易出现皮损小洞,但是小洞不是单独存在,而是成规律性的一组小洞,建议与布草提供商共同分析此问题。
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破损,除了可能是设备本身所造成外,还有可能是人为造成。设备本身可能是盛布草的转笼内部漏水孔处有未清理干净的毛刺,转笼内部连接处焊接的平滑性等均会导致布草破损(尤其是对毛巾,浴袍类破损尤为明显)。同时由于转笼在高脱过程中,由于离心力大,将会导致转笼口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量时,转笼口,布草,门体会有一些擦碰。此时将会导致布草出现小洞(单个或是一组不规则的小洞)甚至将布草撕裂,一般在小洞周围某个方向上有挤压的痕迹时,就可以断定是此类问题。排除设备的原因,当人为问题也可能导致出现小洞的破损问题,如洗涤时加料时间不对,布草沾到腐蚀性的化学品而未立即冲洗,误用洗涤剂,洗涤前的分检工作不是很认真,使有些尖锐的或硬的杂物混在其中,在洗涤时布草不停的在转筒中翻滚而受到磨损。比如在台布中包裹的牙签或小的餐具就可能会使台布在洗涤后出现小洞。在此种情况下,建议对洗涤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控,同时需要请设备制造商检查设备的转笼毛刺等问题。
对于第三中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设备本身可能造成的原因外,布草的有限使用寿命使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因目前行业内没有“关于布草寿命及损耗”的相关规定,对于四星级以上酒店的一个参考标准。通常各类棉质品在使用到八成左右陈旧程度时就需要更换新棉质品,一般来说,棉质品的洗涤次数大约为:全棉床单、被罩120-150次,毛巾110-140次;台布、口布120-130次。具体洗涤标准因每个酒店的设定标准和对布草要求尺度有所不同而不同。目前有的客户采用降低布草脱水的高脱速度减少布草脱水时的离心力对布草的拉伤,从而适当延长布草使用寿命,但是这种行为不一定可取,据测算,同种布草脱水力由300GFforce脱水力降低到200GForce,布草本身的含水率也将由原先底71%升到85%以上,从而为下一道工序,烘干或是熨烫的时间也会增加很多,从而导致能源成本的提升。因此建议在布草达到一定的使用寿命时进行逐步分批更换。同时对旧布草的自然破损与不正常破损应区分对待,不建议新旧布草混合洗涤,因为新旧布草强度不同脱水时间长短也应有所不同。